 | 广告资讯 |  | 展开广告 |
四、美国人的时代 二战结束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脱离了日本的统治,由占领当地的美国进行托管。美国彻底摧毁了这里原先与日本密切的经济联系,在实现政治脱离后,又将这里从日本的经济版图中剥离出来,进而美国的资本力量开始进入。美军还将密克罗尼西亚东部的马绍尔群岛划为了“太平洋试验场”。进行了核武器试验。  |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上的首次核爆试验 出于战略考虑,美国人希望把关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其他部分合并成美国治下的一个属地,但因为北马里亚纳的岛民曾帮助日本人镇压过关岛原住民,所以合并公投一直没能够通过。1976年,北马里亚纳群岛单独成为了美国的“自由邦”(实行部分美国宪法,出生人口具有美国公民身份)。这样既减少了美国的管控成本,也避免了战略要地落入他国之手。 1979年,联合国与美国政府筹划在剩余地区举行“密克罗尼西亚宪法”的公投,由于投票结果不同,最西部的帕劳和最东部的马绍尔群岛想要独立建国,所以这里分化成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帕劳三个国家。  |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第六任帕劳总统,中村邦夫(1943-2020),日本移民后代 密克罗尼西亚的近现代经历了数个强权的统治,扮演着大国竞技场的角色,每个宗主国家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这片岛群有着不同的定位,实行了不同的统治政策。但原住的查莫罗等民族却一直是被剥削、被屠戮的对象。 二战结束后,这里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北马里亚纳和关岛依然在美国人的掌控之中,成为了“第三岛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密克罗尼西亚三国虽已获得独立国家的地位,但依然将美元作为法定货币,并且都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联系条约》,由美国掌控国防等部分权力。除美国外,密克罗尼西亚原宗主国日本和地区大国澳大利亚也为新生的三个岛屿国家提供数量可观的援助,对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国家继续施加着自己的影响。 历经数百年历史浮沉的“太平洋岛国”今后依然会在大国的影响下继续前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