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展开广告 |
此前,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在11月14日“排灯节”期间登上一辆印度自产的“阿琼”坦克,由此展示印军武备之盛。但此举很快也遭到印度《欧亚时报》等媒体的批评,《欧亚时报》认为,68吨重的“阿琼”看似威武,实则机动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应用在中印、印巴边境等紧张区域,更不用说以空运方式运送至拉达克一线了。 印度《电线报》指出,印方在拉达克地区布置了T-72和T-90两种坦克,战斗全重约46吨的T-90坦克或可在拉达克东部的的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Darbuk-Shayok-DBO Road,DSDBO)一线通行,但印军的总兵力不超过三个装甲团,更不用说其大部仍限于运力,不得不暂时驻屯在列城至楚舒勒一线。  |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图为一辆俄军目前使用的T-72型坦克,该型坦克也是印军在高原地带使用的主要车型。譬如印方布置在楚舒勒前方的装甲部队就以此为主。(美联社) 相比之下,解放军在战线另一侧的兵力部署就让印方分析人士颇为不安。在11月13日时,印度《Times Now》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在拉达克东部集结 兵力超300辆坦克》的署名报道,称解放军在拉达克一线从北到南一线均布置重兵。其中,仅坦克和装甲车辆就有350辆到400辆之多。 文章指出,解放军在直逼印军斗拉特别里奥地(Daulat Beg Oldi,DBO)的达普桑(Depsang)平地布置了70至75辆坦克,在加勒万河口布置了相当数量的步兵战车,在温泉(位于加勒万河口以南)和日土(即后方阿里日土县)分别部署了75辆和45辆坦克。而在与印军楚舒勒对峙的曼冬错一线,解放军至少投入一百多辆坦克,五十多辆步兵战车,其中多数坦克为最先进的99式主战坦克。 目前,考虑到拉达克一线的极端环境,中、印两军又将在此后继续会谈,这意味着两军直到2021年4月前都不太可能展开敌对行动。但无论如何,印军的布防早无秘密可言;加之印军此前已在锡亚琴冰川一线与巴基斯坦僵持多年,其长期以来一直竭力避免的“两线作战”至此已成为现实。印军与解放军对峙的第二条战线也由此变得引人注目,并将在2023年4月印度新一轮大选前成为莫迪与印度人民党(BJP)当局的长期出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