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展开广告 |
代持、高利贷垫资、喝茶费“冒头” 润玺的销售方案中指出,项目采用“无房优先”的原则诚意登记,这使得一部分即便有购房资格的客户,但因为已有一套房,很难获得摇号资格。这看起来似乎是刚需客的福音,但最低也要千万元的购房总价,让大多数刚需客望尘莫及。李宇嘉向记者坦言:“这个盘跟刚需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就连深圳某市值近3000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也打趣称,“深圳的房子我自己也买不起,目前租房住。” 一面是资金缺乏的刚需客,一面是没有房票的改善者,动辄千万元的润玺都是谁在买呢? 借名买房、找代持,成了不少有房客的救命稻草。一位购房者向记者推荐了一名起草借名购房协议的专业人士,称可以帮记者定制协议。据该人士的推荐,如果是代持,即一人出名额一人出资,费用1万元,如果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合伙人,费用也会往上加。 对此,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告诉记者,此操作是在规避政策,存在不少风险。在法律纠纷中,出名额方如果还不具备购房资格,法院一般是不会判房子归实际购房人所有。 “有名额的出名额,有钱的则出钱”。近日,为打新润玺垫资贷款的各类消息也不胫而走。记者在一个润玺打新的微信群中看到,有牵线者为客户的7个购房名额,提供了合计2450万元认筹保证金,日利率万分之八。 近日,甚至有人通过互联网向市场发布项目支付300万元喝茶费可提前拿房的言论。然而在“华润置地深圳”微信公众号的告客户书中,明确告知该项目未与任何代理公司合作,以提前选房为由收取“茶水费”的均为恶意诈骗行为。 对此,记者就诚意登记认筹、喝茶费等情况向润玺开发商华润置地(深圳)有限公司致函采访,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深圳何时回归理性? 刚需者资金欠缺,改善者没有名额,这场全城趋之若鹜的“造富”运动,或许又是一场投资客的狂欢。央视财经评论员、优淘城总裁薛建雄认为:“深圳房子的金融属性太强了,楼市明显过热,政府有必要出台更严格政策,给楼市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