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展开广告 |
201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出版了《ISO17218:2014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标准,这是ISO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发布的首个国际标准。 它,到底有多厉害? 国内外针灸研究者采用严谨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大规模的临床验证,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镇痛 全球60%以上的针灸治疗患者是和疼痛相关的疾病,在国外针灸诊所,疼痛患者就诊的比例更高。 针刺治疗痛症获得了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国外学者采用单病例meta分析了2008-2015年39个在西方多国开展的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的原始数据,纳入患者20827例,证明了针刺治疗头,颈,肩及腰背痛等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假针刺(安慰针刺)和不针刺,且一年后随访镇痛效果仅下降15%。 我国学者证明针刺作为辅助疗法可确切改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程度,并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针灸还可通过刺激体表激活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从而发挥镇痛作用、避免耐药和成瘾。2018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名为H.R.6的法案,其旨在寻找治疗疼痛的替代性药物和疗法,遏制阿片类止痛药物在美国泛滥,该法案将针灸、医疗按摩等都列入待评估的替代性疗法。 *调控内脏功能 针灸对内脏功能具有调节和治疗作用,这种调节包括同节段穴位的特异性调节和异节段穴位的非特异广泛调节,这些作用均以脊髓节段性、节段间和全身性(脊髓上)中枢的参与为基础。 中国学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电针可以显著缓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还可以促进肠运动治疗难治性便秘。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会刊》(JAMA)和《美国内科年鉴》(Annual Internal Medicine)等高影响因子的知名期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