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展开广告 |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11月15日确定为“世界针灸日”,标志着中国针灸已成为世界针灸。 随着针灸国际化不断加速,在“内忧外患”挑战下,中医针灸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 自古以来,中医针灸等外治法就占据了中医治疗的半壁江山,传承中医针灸,对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同时,如何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实现传统针灸和现代研究的互融互通,继承传统中医针灸的精华,纳入现代科学的新知?这也是针灸学科发展必须突破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强调“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注重个体的“发现和发展自我健康的能力”。 当今医学正由“疾病医学”向“功能医学”转变,这意味着防治疾病关口的前移。针灸恰恰是通过刺激体表实现对人体功能的调节、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阻断其渐变为器质性疾病,与当下健康理念不谋而合。 【注:疾病都是始于功能紊乱,通常经过10至30年的病理过程逐渐转为器质性病变。】 我们相信,当针灸这一古老的治疗方法拥抱现代科学,可以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可能。通过中医针灸这一绿色医疗手段,减少药物滥用和副作用,将为人类健康提出有特色的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