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展开广告 |
去年,全球多地报道新冠康复者再次被感染的案例,让人们不禁产生担忧,是不是因为病毒变异太快,让原来的抗体失去了作用。 但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康复者的特定抗体水平没有达到保护阈值。 要验证这一想法,就需要跟踪新冠患者和他们之后再次接触病毒后的状况。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4300人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跟踪,发现了有300人感染了新冠。 研究人员选取了感染者中120人的数据,更深入地研究他们的感染情况和随后的抗体水平。 其中有73人(61%)未产生任何感染症状,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患者体内都有高度特异性的新冠病毒抗体,这些患者产生的抗体滴度在1ng/ml至11μg/ml之间。 在产生抗体的患者中,有48名接受了至少一项额外的随访测试,其中有44名(91.6%) 保持血清抗体阳性,而4名康复者失去了抗体反应。 而且在多个时间点上观察到的曲线表明,抗体滴度均匀衰变的证据有限。 研究人员观察到高滴度组中至少83%个体中,至少存在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T细胞,而低滴度组中只有10%个体中存在特异性T细胞。 也就是说,若抗体水平太低,则会快速衰减到极低水平,患者就失去了免疫新冠的能力。而这部分人主要是轻度患者。 至于这个抗体浓度的阈值,文章并没有给出,只能等待后续研究探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