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展开广告 |
“中芯国际面临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大得多。”一位资深半导体人士对AI财经社说,“现在的情况是,美国设备的出口被卡得很死,国产设备顶上来还要时间。这给中芯国际带来了不确定性。” 中芯国际是国内最大的芯片制造厂。据了解,一条芯片生产线上有数十种机台、几百台设备。在中芯国际,海外设备占到90%左右。其中,美国半导体设备占到60%左右,其余为日韩等国的设备,国产设备占比仅为10%左右。 去年12月18日,中芯国际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美国半导体设备立刻阻断了与中芯国际的合作。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的信息,每年中芯国际在美购买的设备和材料金额高达50亿美元。今年3月,虽然消息称,中芯国际可以再次获得部分美国设备供应的许可,许可内容为成熟工艺的半导体设备,但美国并未明确“何为成熟工艺”。 知情人士告诉AI财经社,目前,美国设备的供应没有恢复正常。比如,美国第一大半导体设备企业应用材料公司虽然在申请许可证,“但其设备,甚至连一个零部件都不能从美国发货。” 更为紧迫的是,国产设备暂时顶不上。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芯片生产和半导体设备的强绑定,让先入为主的美国设备形成了事实性垄断。国产设备不得不面临单点突破、成不了体系的困境。 “我们很多人总存在幻想。但根据我的了解,美国对中芯国际的设备进口只会越卡越死。”该知情人士称。他建议,不要再抱有幻想,还是从根本上努力拉升国产设备的水平。 美国“解禁”,但设备和材料仍遥遥无期 “美国半导体设备企业出口给中芯国际的每一台产品都要拿到许可证,每一台。”半导体产业链人士张岭,在谈及中芯国际设备进口时感叹到。 3月初产业链上传来的消息称,中芯国际将再次获得部分美国设备供应的许可。然而,不止一位半导体业内人士对AI财经社表示,美国设备的交付仍有着不确定性。“目前所有设备,包括一个零配件都要填写出口许可证,而许可证的拒绝或通过,不解释理由。”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拿到许可证成为一件不确定的事。 |